中科血康 血液病专利 谢别录
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慢性血液病,因此,在临床上,很多患者确诊后没有显著症状,治疗上也不当回事儿,或者是害怕化疗药物副作用太大,单纯用中药或者是没有明显治疗作用的西药,其实,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。
血液病专家介绍,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倾向,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栓形成,出现肺栓塞和心肌梗死、脑梗死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,极少数会转化为白血病。
治疗此病的目的是控制血小板在大致正常的水平,减少其进展为骨髓纤维化的机会,定期复诊,长期维持治疗。过度治疗可能会出现骨髓严重抑制,感染等并发症。
西药:干扰素、阿那格雷和骨髓抑制药物,如羟基脲等。单纯使用长期疗效欠佳,少数患者会出现耐药。
中西医结合治疗: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,出血等并发症,并辅助降低血小板数目。同时,缓解羟基脲等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,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。
配合中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,中医能发挥哪些优势作用?
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以抗毒去邪,抑制病态细胞恶性增殖,提高患者生存质量。在疾病相对稳定阶段及骨髓明显受抑时适用,滋肾填精,常用中药有:二地、女贞子、石斛等;适时尚可益气养血,选用黄芪、太子参、西洋参、鸡血藤等。
血小板增多症易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,故需活血化瘀。活血化瘀的中药有丹参、红花、赤芍等。效果确切,副作用低。
根据血小板增多症的5种类型:气滞血瘀型、肝脾血瘀型、气虚血瘀型、阴虚血瘀型、血热妄行型辩证治疗。
血液病专家提醒,针对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,一定要辨证而治,相互配合制定针对性方案以延缓病情的发展,缓解药物不良反应,让血小板数值维持在相对安全稳定的范围,延长生存期限。